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_欧美猛少妇性ⅩXXX_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_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資訊

資源回收利用政策梳理

時間:2022-03-16

       作為循環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再生資源回收產業的發展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行業來看,我國已將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全球已廢棄70億噸塑料垃圾,只有不到10%得到有效回收利用;市場上廢舊家電有8成落入游走商販手中,實現正規拆解的只有2成;國內廢舊電子產品回收進入正規回收渠道的不足20%;國內塑料垃圾回收利用率約為四分之一;我國每年廢鉛蓄電池產量過百萬噸,正規回收量卻還不足半數。這些數據的背后意味著我國固體廢棄物處理想要真正實現有效的循環再利用的目標仍然任重道遠。也正因為這樣的形勢,我國正在加大力度對再生資源利用領域進行政策支持和制度規范,并從各個層面上加速推動固廢處理與再利用,尤其是資源回收再利用方面的發展。

  在2017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委聯合印發的《循環發展引領行動》中,我國提出到2020年,整體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要達到3萬億左右的目標。這對于再生資源回收市場來說是一個明確的導向,更是積極的信號。

  再生資源概覽

  再生資源是指社會生產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已經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價值,經過回收、加工處理,能夠使其重新獲得使用價值的各種廢棄物。從再生資源品類劃分,主要有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輪胎、廢紙、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汽車、報廢船舶、廢玻璃、廢電池十大類。

  從產業鏈上下游來說,主要包括回收與利用兩個部分。其中,回收部分主要包括了廢舊物資物流上的收集運輸集散等,利用部分包括回收之后再制造再循環的加工生產以及深加工階段。由于來源于人類社會活動,再生資源也被稱為城市礦產。伴隨著人類活動的生生不息,城市礦產永續產出,體現了減量化和資源化理念的再生資源利用產業將是永不消失并保持旺盛成長力的朝陽產業。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政策梳理

  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也伴隨著廢舊物資產生量的大幅上升,為我國再生資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由于產業空間巨大,對社會經濟以及環境保護的推動效應明顯,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扶持產業發展。

再生資源市場空間巨大

  2015年,我國再生資源整體循環利用產業產值達到1.8萬億元。同比2014年產值增長了28.57%。但是總體回收率仍然較低,拆解效率提升空間較大,主要工業廢棄物的平均回收處理率不到60%; 廢舊家電正規渠道拆解率只有61%。報廢汽車回收比例不到30%。隨著相關產業政策和一系列措施的出臺,再生資源產業將繼續快速穩定發展。目前正處于廢棄物產生量的高增長期,工業經濟騰飛10年,大量產品成為現在的廢棄物;電器電子產品報廢量未來5年CAGR達20%;2016年起,我國進入汽車報廢高峰期。在今年5月份發布的《循環發展引領行動》中,提出到2020年,再生資源整體循環利用產業產值要達到3萬億左右的目標,年均復合增長率約 10.7%。

  再回收總量方面,截至2015年底,我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輪胎、廢紙、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汽車、報廢船舶、廢玻璃、廢電池十大類別的再生資源回收總量約為2.46億噸,同比增長0.3%。其中,增幅較大的是報廢汽車;降幅較大的是報廢船舶。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發展情況

  1.再生資源回收探索PPP模式

  2015年開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領域開始嘗試PPP模式。湖北省宜昌市供銷社吉信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與廣東致順化工環保設備有限公司通過PPP模式,開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項目的合作。PPP模式有利于創新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公共服務供給機制,拓寬投融資渠道,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參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項目建設的積極性,提高再生資源回收、處理等過程公共服務水平,在一定程度完善了財政補貼機制,提升企業的運作效率。

  2、政策助力垃圾分類

  實現廢棄物較大利用的前提便是垃圾分類。在北京、杭州等地,垃圾分類試點已經推行了幾年,卻未見明顯成效,“垃圾圍城”問題亟待解決。突破“垃圾圍城”的關鍵是對生活垃圾進行減量化及資源化,把占終端處置量40%的低值可回收物和40%的餐廚廢棄物從垃圾中分離出來,納入資源回收軌道,成為循環利用的再生能源,從而把進入終端處置的真正垃圾減少到20%,較大程度地減少填埋量和焚燒量。生活垃圾分類,首要改變居民的習慣,要么正面引導,要么強制懲罰。關于垃圾強制分類,2016年6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布了《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明確提出在2017年底以前,制定出臺針對強制對象的垃圾強制分類辦法;到2020年,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類,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到90%以上,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垃圾分類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上游的垃圾分類,中游的垃圾運輸和下游的垃圾處理三者環環相扣,垃圾分類與末端處理和資源利用相銜接,分得精細、合理才能實現廢棄物的有效處理和資源回收利用。采取強制手段從源頭上保證垃圾分類,給資源回收利用再生領域注了一劑強效安心針。

  3.兩網融合模式嶄露頭角

  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的前提就是實現垃圾分類處理網和再生資源利用網的深度融合。如此一來,在上游,可以實現對分類投放與收集進行全口徑管理,在中游,通過固廢物流網實現分類轉運一方面可以節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還提高了運輸效率,在下游,隨著園區化處理模式的構建,無論是廢舊物資還是生活垃圾都會進入不同的處理設施進行分類處理和可再生利用。可以說,兩網融合將城市固廢納入了一個體系內處理,在節約了成本的同時還能有效防止因垃圾體外循環而造成的“二次污染”。

  通過兩網協同融合,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有效銜接,能夠充分發揮兩個系統優勢,提高生活垃圾在回收、分揀、處理等環節的運作效率,大幅提升再生資源回收率,減少垃圾填埋量。另外,兩網融合還加速社會客觀認識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意義,推進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引導全社會關注生活廢棄物的全過程環境管理。

  4.“互聯網+回收”新模式

  2015年7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引導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向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促進再生資源交易透明化、便利化。2016年5月,商務部等國家六部委印發了《關于推進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強調推廣“互聯網+回收”的新模式;建立完善各項機制,促進行業發展。

  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開展信息采集、數據分析、流向監控,通過二維碼等物聯網技術跟蹤產品及廢棄物流向,逐步整合物流資源,梳理回收渠道,優化回收網點布局,使需求方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實現上下游企業間的智能化物流,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典型互聯網企業代表,如淘綠、愛回收、回收哥、綠貓、再生活、幫到家、綠色地球、舊貨郎等,利用互聯網搭建在線交易平臺,促使再生資源交易市場由線下向線上線下結合轉型升級,減少了回收環節,降低了回收成本,提升了企業競爭力。

  與互聯網融合將促進傳統回收行業的轉型升級,有效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痛點,讓居民享受價格透明、便捷的回收服務。標準化的管理和回收流程也能讓居民賣的安心,從社會化回收變為企業化回收,各地政府也應鼓勵企業利用互聯網、信息管理公共平臺等方式來開展信息采集、數據分析、流向監測,改變傳統回收散亂的現狀,實現線上線下、回收物流的有機結合。

  5.外來資本助力轉型升級

  近兩年,隨著行業景氣度不斷上升,其他環保細分領域的公司開始大舉進軍再生資源行業,行業競爭加劇,企業逆勢整合,通過并購重組推動行業集中度提高。2015年,葛洲壩集團旗下子公司綠園科技與大連環嘉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出資設立葛洲壩環嘉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元。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與秦嶺水泥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中再生正式借殼秦嶺水泥實現上市,公司主營業務調整為電子廢棄物的拆解處置。格林美通過自建和并購,擴充其在西北和西南電子廢棄物處理領域。同時進軍互聯網,開展“互聯網+分類回收”。2016年啟迪桑德加大對再生資源業務領域的投資,先后收購湖北東江環保、清遠東江環保、森藍環保三家公司100%的股權,進一步提升廢舊電器電力、電子產品的拆解產能。今年三月,啟迪桑德與HarborGreen Resources Development Holding Inc.簽署了《合作協議》約定在洛杉機成立合資公司,將再生資源產業實現國際化布局的戰略目標。上述上市公司通過區域性并購繼續煥發活力,針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利用,改進處理技術,將拆解后的電器元件經簡單處理循環利用,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爆發的時期打造經濟新增長點,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再生資源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收舊利廢、加工處理行業,而是嵌進整個社會大循環,成為實施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重要內容,關系著城鄉環境治理,全社會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打造。因此,行業企業不應再走以前粗放式擴張的老路,要以綠色發展的眼光審視產業布局。如何與環保、環衛企業深入合作,形成涵蓋環衛、再生資源、物流的完整產業鏈,是企業未來創新發展的方向。


返回頂部